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御宅书屋备用网站
    一行人来到北海城门,见到了武安国。武安国刚看到孔融,就扑通跪下,说道:“夫子,末将有罪!”

    孔诚一眉头微微皱起,“难道将军没有拦住斟乡侯?放他出了城?”

    武安国说道:“夫子,末将拦下了斟乡侯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武安国前半句话让孔诚一心中大定,没放跑了斟乡侯就行。武安国看上去是个莽撞大汉,其实心思颇为细腻。孔诚一早知道他是个老狐狸,十有八九违抗了他格杀的命令。不过脸上还是要故作怒容,打断道:“只是斟乡侯反抗,将军没有就地格杀?”

    武安国低下了头,相当于默认。

    孔诚一说道:“军令如山,将军知道违抗命令的后果?”

    武安国认罪表示愿意接受处罚。这正是他的老成之处,宁愿接受处罚也不愿意领个斩杀乡侯为民除害的功绩……这个功绩浑水太多,毕竟斟乡侯是汉室宗亲……

    周围众人连忙劝柬:现在大敌当前,就让武安国戴罪立功。

    孔诚一等的就是这个台阶,自然而然地走了下来。不过还是唏嘘问道:“将军活捉斟乡侯,折损了多少将士?”

    武安国眼眶带泪答道:“死了三人,受伤十人。”

    嘱咐好武安国安排这三人的后事,孔诚一传令押解斟乡侯刘威上前问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斟乡侯刘威并不老实,即使被精兵反扣双手押上前来,依旧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。他破口大骂:“孔融小儿,你胆敢对本侯无礼!待本侯上表朝廷,让皇帝将你发配边疆……”

    “聒噪!”

    孔诚一冷哼,淡淡说道。武安国上前抬腿就是一脚,直接踹在斟乡侯脸门上,斟乡侯瞬间鼻血横流……

    “你这老东西!害死我三名弟兄,再敢胡言乱语对夫子不敬,本将军就不是简单给你一脚了!”

    武安国腰间青锋出鞘,一道寒光闪在斟乡侯的眼里,顿时,斟乡侯不敢言语。

    这武安国是在表忠心,很是时候,刚好一物降一物。武安国这个莽汉形象对斟乡侯这样的人来说,威慑力远比孔融的瘦弱儒生形象强的多。

    为了提高震慑力,不至于被阶下之囚看扁,孔诚一将身体里的浩然之气散发开来。这浩然之气一散发开来,斟乡侯看着孔诚一的眼色瞬间一变,甚至有些惊恐,就像看到了洪水猛兽一般。

    浩然之气,君子近之,小人惧之。看来真的有用。

    孔诚一冷冷说道:“让皇帝将老夫发配边关?你就不怕老夫先将你谋反之事上表朝廷?”

    斟乡侯不敢答话,孔诚一继续说道:“你砍断老夫弟子是仪的双腿,是不想让是仪逃出北海城。老夫料想你很自信,定是觉得管亥黄巾一定能攻破城门。说吧,你这自信从哪里来的?”

    孔诚一其实只是试探,但这话却有如晴天霹雳一般,炸在了斟乡侯心里。斟乡侯确实留下了后手给黄巾破城之用,被一语识破,顿时大惊失色说道:“孔,孔国相……本侯……呸呸……小人哪里有什么自信啊!”

    武安国抬腿一脚踢在了斟乡侯肚子上,斟乡侯吃痛缩成了个虾球。

    “夫子,末将看这斟乡侯不识抬举,不说实话。末将有个建议定能让这斟乡侯实话实说。”

    “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武安国说道:“斟乡侯喜好砍人双腿,我们可以用这双腿作为筹码。若是他不说实话,末将便砍去他的双腿。”

    说罢,武安国腰间青锋出鞘,单脚踩在斟乡侯胸口之上,将斟乡侯按在地上。手中青锋挥动,剑风泠冽划出个剑花,最后停在斟乡侯腿边。

    武安国咧嘴一笑,笑容十分瘆人。

    “乡侯别怕。末将这剑乃是祖传宝物,先祖白起持此剑坑杀四十万赵军,最为锋利,定能给乡侯双腿一个痛快。”

    武安国的话让斟乡侯脸色惨白,眼角余光向下,青锋印着光芒有些刺眼,斟乡侯仿佛看到了四十万冤魂缠绕在青锋之上,顿时裤裆之中一热,黄白之物不由自主流了出来……

    “我说!我说!北海西城门的守门卫兵是我安插的亲信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月色皎洁,北海的大雪难得停了下来。孔诚一独自一人,在诺大的北海国相府漫步,踏在厚厚地雪白上,留下一连串脚印,此情此景别有一番意境。可孔诚一心里,却是实在难以融入这份意境之中。

    心中有事,夜不能寐。自从穿越到东汉末年以来,孔诚一就没真正睡过。因为他闭上眼就是出现在脑海幻境之中,与其整晚面对个无聊老头,不如自己做些其他事。挑灯夜读、连夜处理公务早都已是家常便饭,也正因如此,孔诚一觉得自己越来越融入孔融的角色之中。

    所幸从未睡去他也没有感到过困倦。似乎‘困倦’这个词已经离他远去,他拥有无穷的精力和精神,可以一直思考,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,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成为心中想要成为的圣人……这或许是他穿越过来得到的少数能力之一……

    眼下北海形势危急,必须要度过这一关。管亥的黄巾军不知道还有多久抵达北海,根据从斟乡侯那里拷问出来的情报来看,最多还有三天,最少可能就在今晚……北海城将面临黄巾军兵临城下……

    联系周围郡县的信使早已经派出,能不能在数万黄巾围城的情况下,求得支援,这就不得而知了。孔诚一虽然做了这样的安排,但不抱希望。因为他来北海担任国相才一月有余,现在只能勉强掌控北海城内的局势。北海郡国境内的其他郡县并没有他直接任命的人,北海郡国又不比其他地方,国相直接掌管的北海城本身兵力配备低下,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足够的武力号召其他从属郡县,能不能听命于他搬来救兵,只能看脸听天由命……

    前日北海百姓大闹北海王府,从王府里搜查出了一些书信。这些书信竟然是斟乡侯直接写给董卓的。信的大概内容是:如果朝廷若封斟乡侯为王,北海郡国将听令董卓。书信之中,斟乡侯将北海的情况告知董卓,言之凿凿,颇有几分北海尽在他掌控之中的味道。

    孔诚一看了这些信暗自发笑,恍然大悟。突然发现这才是董卓特意将孔融安排到北海的真正原因,内有奸贼,外有强敌,里应外合几乎是个死局。可是很不巧,因为五百黄巾收编之事,撞上了布局的突破口。孙邵的直言,宗宝的舍生,武安国的老成……等等的一切将这个布局毁的一干二净,到如今,只差最后的一场对决,胜者将真正掌控北海!

    月色皎洁,孔诚一抬头望天,一颗流星划过夜空,月色纯白可在他眼里竟然慢慢晕染成血红……

    张饶跑了进来大声喊道:“夫子!城外发现大批黄巾朝着北海城近逼而来,子干先生号令所有人城门集结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≈/p≈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